嗎啉苯并咪唑合成的結果與討論
嗎啉苯并咪唑合成的結果與討論。首先我們要對新合成的元素進行分析,2-對二甲氨基苯基-5-氟-6-
嗎啉苯并咪唑經(jīng)NMR, MS,元素分析等方法鑒定。元素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,元素分析數(shù)據(jù)表明化合物含有部分結晶水,與化學式C19H21FN4O·0.5H2O的組成基本相符。
pH對紫外吸收光譜的影響以水為溶劑,考察了溶液pH值對化合物4紫外吸收光譜的影響,結果如圖所示。由圖可見,當溶液pH> 7時,該化合物在338 nm處有明顯的吸收峰,峰位及強度基本不受溶液pH影響。隨著pH值的逐漸降低,即溶液中H+濃度的增大,位于338 nm附近的峰強度下降,吸收峰紅移。
當溶液的pH=3.80時,分子在368nm附近有明顯的特征吸收峰,且pH在3.80~2.76范圍內,峰強度及峰位沒有明顯變化。繼續(xù)降低溶液pH值,位于368 nm附近的子峰強度逐漸降低,而在321 nm附近出現(xiàn)新的子峰,且強度隨著pH值的降低而逐漸增強。
在考察的pH值范圍內,紫外可見吸收光譜在352和334 nm附近存在2個等吸光度點。從各吸收峰隨溶液pH值變化的消長模式可以看出,體系中存在3種互相轉變的物質。
量化計算表明,第一個質子結合在咪唑環(huán)N原子上,第二個質子結合在嗎啉環(huán)N原子上能量最低。由此可推測,當溶液pH>7時,化合物4在溶液中主要以中性狀態(tài)存在;當3.8<pH<7時,分子以中性狀態(tài)及一價陽離子狀態(tài)存在,且隨著溶液pH值的降低,離子狀態(tài)百分比增加;當2.76<pH<3.8時,該分子主要以一價離子狀態(tài)存在;隨著pH值的繼續(xù)降低,一價離子狀態(tài)與二價離子狀態(tài)并存,并逐漸向二價離子狀態(tài)轉化。